合力守护孩子“腕上安全”(纵横)

发布时间:2024-06-05 04:49:05 来源: sp20240605

在我们身边,每3个孩子当中,大约就有1人有智能手表。目前,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儿童智能手表消费市场,在1.7亿5岁至12岁的儿童中,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%。

临近儿童节,不少父母会选择为孩子购买一块儿童智能手表当礼物,用来定位、监护、防意外。不过,随着用户增多、技术进步,如今的儿童智能手表更像是一部戴在手腕上的集定位、通话、社交、娱乐、学习、购物、拍照、搜题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“智能手机”。

最初定位为“安全”的儿童智能手表,如今比拼起了配置与功能。这引发了许多家长的担忧。比如,社交、娱乐等功能的加入,会不会让孩子沉迷其中?部分游戏软件存在重复扣款、多次扣款等问题,孩子会不会被诱导消费?智能手表功能愈发复杂,会不会有血腥暴力等少儿不宜的内容“悄然混入”?

这些担忧不无道理。相较于成年人,儿童的自制力和自律性较弱,对网络风险的辨别能力也较弱。若儿童智能手表有过多的功能却没有相应的保护机制,就可能导致网络沉迷、带来安全隐患,也可能在无形中弱化孩子的现实社交能力、主动思考能力,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
管理儿童智能手表,简单粗暴“一刀切”很难有效。制造商要着眼长远利益,担负起社会责任。儿童智能手表过多强调功能,可能对未成年人还未成熟的价值观、消费观造成不良影响,也可能与家长们的安全诉求相背离,最终导致买单的家长“用脚投票”。儿童智能手表的设计要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为初衷,与未成年人的成长阶段相契合。具体来看,一方面要谨慎添加附加功能,要有严格的应用规范,加强信息安全保护。另一方面,也要为家长提供“把关”支持,在家长端进行精细优化,协助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。

针对儿童智能手表行业乱象,监管也要及时跟上。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行业审核与监管,并根据新情况不断完善制度,构建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。及时发布关于儿童智能产品的行业标准,能让企业在开发相关产品时有标准可循。

如今,使用网络是孩子们的基本能力。我们谈论儿童智能手表,不是干预企业的产品设计,而是站在为未成年人构筑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的角度,帮助未成年人提高网络素养,为他们更好应对数字化的考验提供助力。成长环境影响成长路径,家校企各方应共同营造良好氛围,稳稳托起儿童健康成长的明天。

(摘编自《安徽日报》)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4年05月30日 05 版)

(责编:李依环、郝孟佳)